中国保温网 - 保温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新闻资讯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新闻资讯 > 蜜蜂养殖技术|蜂群保温的起步温度及注意事项
T.biz | 商业搜索

蜜蜂养殖技术|蜂群保温的起步温度及注意事项

信息来源:baowen.biz   时间: 2021-01-23  浏览次数:22

问题:养蜜蜂的时候,在温度到达多少度以下的时候需要进行人工保温?有哪些注意事项?

在蜜蜂养殖过程中,对蜂群在合适的时间增加适当的人工保温,非常重要,是蜜蜂养殖的关键也是难点,认为应从人工保温蜂群的作用,什么样的蜂群需要保温及蜂群保温的时机及蜂群保温注意事项作答,仅供参考。

蜜蜂养殖技术|蜂群保温的起步温度及注意事项

一、蜂群人工保温的作用

越冬期,对需要保温的蜂群做适当的保温,能降低蜂群的活动和体能消耗,减少越冬贮蜜消耗,提高蜂群越冬率,有利于春季蜂群群势的快速恢复。同时有利于弱群顺利越冬。

繁殖期,当外界的温度低于适当的温度时,需要对蜂群做适当的人工保温,有利于降低蜂群保温劳动强度,减少参与保温蜜蜂数量,让的蜜蜂参与到哺育工作中,有利于扩大子脾面积,培育的幼虫,有利于蜂群群势的发展。

二、需要保温的蜂群

1、低温越冬蜂群

不同地区,蜂群越冬时间长短、越冬期的温度,以及越冬后第一个花期时间不同。越冬期,外界温度较低,蜜粉源消失,蜂群少外出,或不外出,当外界的温度低于13℃时,巢脾蜂群层加厚有结团倾向,外界温度低于5℃时,蜂群在巢门附近集结成团,随着温度的降低,蜂团越来越紧促。

在越冬期,蜜蜂养殖区域的最高平均温度低于5℃时,因群势,应做适当的保温,能有效降低贮蜜消耗。

2、低温繁殖蜂群

蜂群哺育幼虫最佳温度是34.8℃,当外界的温度比较低时,蜜蜂需要消耗大量的贮蜜,产生热量,维持子脾需要的温度,因此,在低温繁殖期,适当的保温有利于蜂群的群势发展。

蜜蜂养殖技术|蜂群保温的起步温度及注意事项

三、蜂群保温的时机

1、越冬期蜂群的保温时机

不同养殖地区,根据当地越冬期的长短及温度,选择是否需要越冬。在需要越冬的地区,根据外界温度的变化,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。

外界温最高温度在15℃~20℃时,应准备蜂群越冬需要的物品,对蜂群进行平群,调整蜂群拟结团位置,更换蜂箱等工作。

外界温最高温度在10℃~15℃时,没有断子的蜂群要及时采取关王、冻蜂等措施,对中等以下群势蜂群采取合并、双群同箱等措施。

外界温最高温度在5℃~10℃时,对蜂群采取箱体上下保温,中等群势以下蜂群也可增加箱内隔板保温等保温措施。

在外界温最高温度在0℃~5℃时,对蜂群采取箱体上下保温,箱内隔板保温,箱内副盖保温等措施。

外界温最高温度在-5℃~0℃时,应再增加箱体四周保温。

外界温最高温度在-5℃以下时间较长地区,有条件的宜采用室内越冬,没有条件的应采取箱体周围培土越冬或箱体周围墙体越冬方式。

2、低温繁殖期蜂群保温时机

一般蜂群的低温繁殖主要出现在初春及秋末。

初春蜂群的繁殖期,在外界最高平均温度低于20℃时,都应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,群势越弱,外界温度越低,保温幅度越大,反之,越小。

秋末蜂群越冬适龄蜂繁殖期,此期的温度特点是越来越低,外界的蜜粉源植物越来越少,当外界的最低温度低于6℃时,及时断子,转入越冬期,在此之前,最高平均温度高于20℃时,不做任何保温,低于20℃时,做适当简易保温措施。

蜜蜂养殖技术|蜂群保温的起步温度及注意事项

四、蜂群保温注意问题

1、宁少勿多。不论是越冬期的蜂群还是低温繁殖期的蜂群,所有的人工保温措施,宁少勿多,蜂群本身具有维持蜂群需要温度的能力,人工保温只起到辅助作用,不能起主导作用。

2、宁迟勿早。在蜂群的人工保温物的添加过程中,宁可迟加不能早加,越冬期添加早,易造成蜂群的空飞;低温繁殖期,保温物早加早,易造成蜂王产卵与哺育力不足矛盾,形成烂子。

3、宁简勿繁。在蜂群低温繁殖期的保温物应简易,容易增加和撤除。

4、弱群较强群保温重。不论是在越冬期还是在繁殖期,强群与弱群内的温度分布特点一致,不同的是,强群能轻易的维持需要的温度,而弱群维修需要的温度较吃力,因此,在保温的过程中,强弱群应区分对待。

结束语:蜂群的保温,应把握几个关键的温度转折点,蜂群的哺育温度(34.8℃),蜂群的最适活动温度(20~30℃),蜂群结团的内外温度(14~30℃),蜜蜂安全临界温度(13℃),随着外界的温度变化,依据蜂群内的活动,及时恰当的做好保温工作。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保温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