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件“保温神器”是温州造金牌产品 天寒时有它可让一家人吃上热饭菜
2021/01/25 07:34 来源:温州晚报 编辑:游历 浏览:81

图

您知道古人在寒冷的冬天是如何保持食物的温度吗?瑞安博物馆一楼展厅内正在展出一件清末吴恒吉锡店錾花锡暖锅,它就是用来保持食物温度的“保暖壶”。本期《温州宝藏》栏目就为您介绍这件近现代的国家一级文物的故事。
□晚报记者 陈培培/文
张啸龙/摄
■前世传说 暖锅设计十分巧妙 犹如现在的“保温壶”
这件清末吴恒吉锡店錾花锡暖锅通高18.5厘米,口径18厘米,腹径18.2厘米,足径13厘米。其造型稳重大方,锅盖高高隆起,顶心安装一个伏狮钮;盖面錾刻两圈花纹,内圈为鱼子状圆圈组成的缠枝纹,外圈为万字纹间隔团寿纹;盖沿还有一圈鱼子缠枝纹。
温州博物馆研究员伍显军介绍,暖锅的锅体设计十分巧妙,有内外两层腹。内层腹呈弧形,侈口,圈足。外层腹部扁而外鼓,口外折,高圈足,左右安装对称的龙形系。在寒冷的天气里,内层锅内盛装美味可口的食物,利用内外层锅腹之间的空隙,外层锅内装入适量的热水,可保证内层锅内的食物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热。简单来说,它就像是现在的“保温壶”,可以保持食物的温度。
除了锅体的设计巧妙外,其而且精美大方。颈部、腹部和圈足上都錾刻有花纹。颈部和圈足錾刻的都是与盖面相同的鱼子缠枝纹。腹部錾刻的纹饰十分精美,以鱼子纹为地纹,菱格纹间隔弧形开光,开光内为生动的花鸟纹。
暖锅盖内和内、外层锅的外底都铸有圆形印款。印款经过精心设计,最内圈为“褒奖”二字,中圈为篆书“南洋劝业会,农工商部颁给”十一字,外圈为楷书“金牌为记,浙瓯瑞安吴恒吉足点”十三字,共计二十六字。
据悉,这件暖锅曾经两度参加国际性博览会展出并获奖,清宣统二年(1910年)参加南洋劝业会获得褒奖,1915年参加美国巴拿马博览会获得四等奖。1995年国家文物局专家组专家将其定为国家一级文物。伍显军说,温州地区近现代实用工艺品中极少数被定为一级文物,这是其中之一。
在南洋劝业会展出
瑞安吴恒吉获金牌奖
锡为古代“五金”之一,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。商周时期,锡多用于制作青铜器,后来才逐渐出现成熟锡器,但并未普遍使用。直到明、清时期开始走向兴盛。我国锡矿较丰富,矿藏主要分布在南方,大体可分为三带:两广沿海带,岭南带,浙江带。除此之外,在四川、内蒙古和新疆等地有锡矿发现。
打锡也称打镴,以前挑着行当穿梭在大街小巷的打锡艺人比较多。喊上几嗓子“打锡咯”,当地居民就会拿出自家用坏的锡器或者锡原料,请锡匠帮忙修补或是新打几个茶壶、烛台等用具。
清宣统二年(1910年)6月至当年年底,江宁(南京)举办了一次规模盛大的南洋劝业会,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官商合办的博览会。参展产品(项目)除由中国各地送展外,还有华侨和外国送来的展品,劝业会设:工艺、农业、机械、通运、教育、卫生、美术、武备等馆。另设专门馆(湖南的瓷业馆、博山的玻璃馆、南京的江宁缎业馆)、特别馆(上海的江南制造局兰锜馆、广东的教育出品馆、江浙渔业公司水产馆)和参考馆(华侨参展的暨南馆和陈列外国商品的外国馆)。展品共分24部、86门442类约100万件。
《南洋劝业会审查得奖名册》记载:本次劝业会共设奖项5269个,其中,奏奖(一等)66个、超等奖(二等)214个、优等奖(三等)426个、金牌奖(四等)1218个(还有银牌奖3345个得奖名册未为记录)。温州送展的展品中十一景暖碗及一品锅、孙诒让的行书直幅、竹细工器具、温州白术、木雕刻人物分别获优等奖和金牌奖。
而这十一景暖碗及一品锅就是出自瑞安吴恒吉锡器店。瑞安吴恒吉锡器店的店主吴阿棉是瑞安城关人,清光绪年间瑞安有名的锡匠。
伍显军介绍,明弘治《温州府志》卷七《土产》载:“《禹贡·扬州》:‘厥篚织贝,厥包桔柚,锡贡。’《周礼·职方·扬州》:‘其利金锡竹箭’。”南宋韩彦直《橘录》记载,用朱栾花制作香液,所用器具即是锡甑,“用笺香细作片。以锡为小甑。每入花一重。则实香一重。”可见,那时能工巧匠就将锡制成各种生活器皿和工艺品,锡器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。
■今生故事
瑞安锡器博物馆
收藏了近千件老锡器
1月19日,记者来到瑞安城区的瑞安市杨衙里博物馆。这是温州首家私人锡器博物馆,整个馆只有100多平方米,却展出了数百件锡器。
记者看到,锡器厅门口悬挂着一副醒目的对联:“锡里藏日月,品中有千秋”。馆内展出的数百件锡器,有宋朝酒杯、清朝地球仪式茶叶罐、民国的紫砂包锡三镶玉酒壶等,造型精美、用途各异。藏品分茶具、酒具、文房用具、灯具、化妆用具、礼器等。馆内还设立“瑞邑锡艺名家吴恒吉专柜”“浙瓯锡艺专柜”、锡艺作坊等。
该馆负责人杨欧同出身文物世家,从小受父亲的影响,对古玩收藏具有浓厚的兴趣,2007年开始专心搞收藏,至今已经收集了从宋朝到民国时期的近1000件老锡器,其中落款的有200多件。杨欧同说,其中,最让他爱不释手的是出自瑞安吴恒吉锡器店的锡制品,共收藏了80多件。
瑞安市杨衙里博物馆所用的场地,是杨欧同的私人住宅。2014年,杨欧同向当时的瑞安市文广新局成功申请成立杨衙里博物馆,馆名以其先祖明代洪武年间福建左参政30余年的杨景衡归田别墅之俗名“杨衙里”命名。2016年2月,该馆正式开放,至今参观者已达近10万人次。
杨欧同说,他常常带着他的锡器到各地开展,最近一次参加了在海盐县博物馆举办的《润物‘锡’无声——传统锡器匠艺文化展》,这次展览由海盐县博物馆和温州博物馆主办,杨衙里博物馆承办,展期为1月15日至3月15日。
“不管是开馆,还是办展,我都是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瑞安的锡器文化。”杨欧同说。